1941年中央造幣廠昆明分廠建廠
同年FLYING TIGER美籍志願隊成立
距今已經有80年的歷史了
--
中央造幣廠昆明分廠是抗日戰爭時期
上海淪陷國民政府移至重慶辦公
國民政府為保障戰時內地流通貨幣
而設立的中央造幣廠五個分廠之一
另外四個是,武昌、成都、桂林、蘭州
抗戰後期物資短缺
鑄幣成本超過面值
各個分廠不得不宣告停產
改生產軍用品維持艱苦的抗戰
抗戰勝利後各造幣分廠相繼結束停產--
《 中央造幣廠昆明分廠金條 》
中央造幣廠昆明分廠
鑄造的金條非常稀少
而打有國民政府軍徽的更是稀有
該金條鑄造時間應為1945年
中央造幣廠昆明分廠鑄造的廠條有10兩、5兩、1兩、半兩
--
中央造幣廠鑄造的這些金條
簡稱爲「廠條」
是民國政府中央造幣廠
於1945年至1949年間鑄造的
用於黃金儲蓄存款到期兌付
以及支付戰時臨時軍餉
大克重廠條民間流傳較少
當時的老百姓將一兩重的金條
稱爲「小黃魚」
十兩重的稱爲「大黃魚」
--
中央造幣廠昆明分廠小黃魚禮盒裝
以木製彈藥箱造型為主題進行包裝
木製彈藥箱可當名片盒使用
相當符合當年的氛圍而且實用
每盒有兩條小黃魚以及保証卡
紀念建廠80週年首批限量80套
--
中央造幣廠昆明分廠小黃魚紙盒裝
每盒有乙條小黃魚以及保証卡
--
中央造幣廠鑄造的這些金條
是民國政府中央造幣廠
於1945年至1949年間鑄造的
用於黃金儲蓄存款到期兌付
以及支付戰時臨時軍餉
大克重廠條民間流傳較少
當時的老百姓以黃魚來形容金條
將一兩重的金條稱爲「小黃魚」
十兩重的稱爲「大黃魚」
--
「大黃魚」、「小黃魚」
的叫法是率先從上海叫開的
當時的上海人是要用金條來壓箱底的
意思是買回收藏起來以備不時之需
民國時期的一斤相當於十六兩
一兩按照500克/16計算
大約在31.25克
「大黃魚」重10兩
「 小黃魚」 重1兩
也就是說小黃魚重31克
—
小黃魚尺寸:6.5*2.9cm
禮盒尺寸:12*7*5cm